人物介紹
李德軍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的一個農村家庭,初中畢業后就在家務農。2002年,20歲的李德軍去了俄羅斯,在那里的一家服裝廠打工,干的是工廠里最辛苦的捆衣服的活兒。工作四年后,24歲的李德軍攢到了100多萬元。2006年,李德軍回到了老家,在扎蘭屯市和滿洲里市開了四家服裝店,當時一天就可以賺到2萬多元??恐b生意,李德軍攢到了200多萬元。服裝店生意穩定,也有得力的助手,日子很清閑??蓵r間一長,李德軍就有點閑不住,想找點別的事干。
2008年,李德軍回到老家,在扎蘭屯市浩饒山鎮承包了150畝草場,他的這一舉動引的村民議論紛紛,家里人也很反對。因為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偏僻了,他為什么要選這片地呢?
2008年,李德軍把服裝店交給助手打理,拿著200多萬元的積蓄進了草場。他買了1000只鵝苗,1000只雞苗,還建了魚塘養了魚??磩e人搞立體養殖很賺錢李德軍也想效仿,他能成功嗎?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o09220092f4.html
“草船借箭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,諸葛亮的“借力”之法用的很是巧妙,創業初期,“借力”發展是非常普遍的方法。使用“借力”可以幫助自己達到想要的效果,讓企業快速成長。
借力一
李德軍正是借助著別人屠宰場,以自己處理不掉的鵝毛、鵝絨、鵝腸來抵加工費,解決了再投資屠宰生產線設備的資金壓力。
借力二
借助合作社經營之道,維持保底收購價,讓農戶從不信任到死心塌地跟著合作社一起養鵝,很快的將社員從20戶擴增到60戶。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創富。為更好的完善服務內容,確保社員利益最大化。合作社在大河灣鎮大水泉村建立了鵝雛孵化廠,引進最先進孵化設備、育雛設備,年孵化鵝雛達100萬只,充分滿足各鄉鎮社員的養殖需求,同年蘑菇氣鎮建立了鵝屠宰廠和種鵝基地。2019年社員養殖大鵝數量超過60萬只。
借力三
最后借助特產店、自營飯店形式將養成7斤左右的大鵝,從幾十元的收購價通過附加值上升到每只兩百多元。
合作社以服務三農為宗旨,致力于提升“服務三農、立足三農、助推三農”的整體運營作戰水平,并于2018年繼續擴大業務范圍,為社員開展了糧食儲兌服務。理事長李德軍同志不斷整合資源,利用各地閑置糧庫創辦糧食儲兌所,并在各分社建立糧食烘干基地,為社員提供最優質的服務。